但是众人缄默.
宋九意思非是纠缠韩德让获得多大权利,而是韩德让获得了这么大权利后,他的心态.
获得这样的权利,不管他与萧燕燕是什么样的关系,也会心中戚戚,一旦萧燕燕死,辽国那个皇帝当真承认他这个莫明其妙的汉人父亲然而有办法,那就是祸水东引.
不时地与宋朝发生战争,让两国交战将上下眼光吸引住,那么他与他的后代便不会有危机.
但这条理由还有点儿说服不通.
宋九接下来继续说道:"第二个原因是辽国萧太后."
"为什么要幽州,幽州外有燕山,还有古长城,略作修葺,便成了最好的防御工事.江山在德不在险,不过有了潼关的关中与没有潼关的关中总是两样的.所以唐朝时奚人与契丹人无法南下,形成危害,所以每当突厥入侵,不敢过份扬鞭南下,以免后路被切断.不过再看契丹那边.几大种族,辽东深处生活着的多是女真人,再往北还有一部分室韦人,然而哪里气候更寒冷,人烟稀少,暂时不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.辽东南部是渤海人,汉人.辽国北部是乌古人,敌烈人.西部是阻卜鞑靼人,西南部是白达旦部,夹山一带,有汉人,吐谷浑人,党项人,以及少量契丹人,吐蕃人.南部燕云地区多是汉人.唯独燕山起,一直到上京这一带,才是契丹族与奚人集中地区."
"比战斗力,契丹人战斗力未必比女真人强,至少个体战斗力不及生活在寒冷地区的生女真人,但他们还不算最强的种族,最强的种族是在契丹北部.乌古敌烈各部.只不过契丹举族整合在一起,其他各部分化,才被契丹人管控.一旦让我朝得到燕云地区,那么以我朝的内治.还有汉唐的历史.可以随时出兵关外,契丹人与奚人首当其冲.逼到那一步.稍稍失败,各族就不再受他们节控,北方各族四分五裂,辽国瓦解!"
"因此萧燕燕屡屡发起进攻.利用他们人人皆兵的优势,生生将我朝拖垮,甚至可以会扬鞭南下,进攻开封.开封沦陷,我朝也会四分五裂了.那么中原百姓又会象五代十国那样,分成若干势力,不得不再次敬奉辽国为太上皇.辽国高枕无忧矣."
在史上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党项.
当然,萧燕燕不会为了党项,母子俩大军深入.置于险地.
对那一战宋九略略了解一些.
当时辽**队情况很危险,但宋朝派使城下议盟,得到大量岁币,得了钱,得了面子,乘势退兵.
那一战萧燕燕与辽国不仅是因为钱,好象也被打寒了心,再加上岁币,澶渊之盟才得到落实.不过辽国也要了效果,宋朝暂时也不敢对燕云有什么想法了.
随着边境和平,燕云繁荣起来,辽国更多的人不想入侵宋朝.
因此所谓的和平,其实还是打出来的.
"经过几年时间治理,辽国渐渐富裕,人心归安,征高丽,以及平各部叛乱,军队始终得到了锤炼.辽国有了能力发起数次大规模的进攻.陛下登基以来,兢兢业业,萧燕燕担心一个更富更强的王朝屹立在南方,然陛下与太祖太宗两位皇帝不同,长于内治,短于军旅,所以她也渴望将我朝的发展扼杀在萌芽中."
"当然,这是臣的一种猜测,是不是如此,还要往下看."
政事堂一片沉默.
吕蒙正没有与宋九共过事,寇准虽共过事,那是唯我独尊,根本就不会深想.
但是张齐贤,向敏中,王显都做为下属与宋九在西府共过事,甚至说受益非浅.
不但他们,影响的还有石普,史上石普虽能打,不过其人比较贪婪,贪财贪功,但在宋九调教下,这些缺陷皆不大严重了.
宋九言少事多,不象田锡他们大嘴巴整天乱喷,甚至不喜强烈的语气怦击时政,以至让吕蒙正与寇准有些不耻.
不过张齐贤他们不会这样认为,了解得越多,越觉得宋九的"可怕".
实际赵恒脑袋里也在回想一幕,那时他还小,父亲动怒,这个小九,好话不一定灵验,坏话却一定会发生.
他在边上问,宋九诅咒我朝
元侃啊,这不是诅咒,而是一种替国家的忧虑.
那父皇为何动怒.
不是动怒……唉,反正你长大了就明白了.
如今赵恒明白了.
他担心地看着宋九.
"陛下,勿用担心,若真是如此,却是一次大好的时机,一次收复燕云的良机!"
这一刻宋九眼中杀气腾腾.
不管怎么说,辽国在北边那些残暴的行为,让他激怒了.
……
宋九细细翻看着三司的账目.
中国史书最奇怪的一幕,那就是记载战争时刻意地疏忽了后勤.
原因简单,写到后勤就会碰到一个字,钱!
若是真连钱字也不愿提,那倒是好事儿,实际古今往来的官员九成以上一个比一个贪!
"虚伪的文化啊."
.
没有钱能办好事吗
因此赵恒问他计从何出,宋九说道:"我先去三司看一看."
但他的性格注定他这一辈子不能成为一个斗士,也不可能与寇准是一条路子的人,好处就是他不会得罪很多人,可能会让他富贵一生,坏处就是尽管有了金手指,不会发起强烈的改革,以至他主持的革新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弊病.
然而不能疏忽他的作用.
就如他手中的这些个账册.
去年一年总课铁量达到了三千九百多万斤,这是课铁量,也就是朝廷官坑上交的铁重量,实际全国总产量可能是它的三倍四倍.八万吨钢铁产量也许在后世真不算什么,但在这时代却有着无比的意义.因此这些年铁价不但没有随物价上涨,反而略略下跌了.当然宋九还是不大满意,太贵了,好一点的铁一斤还得要二十文钱.一吨好的熟铁意味着得要三万四千多文钱.实际这个价格最少要下跌到十文钱以下,才能迎来钢铁时代!
不过铁价格虽不能让他满意,然而铁的质量非是昔日的钢铁质量所能相拟比的.
变化的还有铜.
去年的铜课量是两千五百多万斤,因为铜做钱,课量比重略高一点,但实际产量也不会低于六千万斤,当然,三万多吨的铜产量依然很低.不过远胜于另个时空的宋朝铜产量.
这使得去年一年铸钱数量达到了近九百万缗钱.
从他去江州开始提议冶铜铸钱,直到现在,一共铸钱几乎达到一亿四千多万缗钱,外加因为海外贸易的发展,鼓励出口政策的刺激,还带回来数不清的金银.这絮币与准货币的增加,使得朝廷放心大胆地发行了七千多万缗交子.
还不能满足宋朝货币的需求,但宋九还是再三戒告交子不能泛滥成灾地发行,并且一直发行的是小面值交子.
不过这些变化,导致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的繁荣.
以及赵恒执政时的改革,当然还有在咸平之治之前,赵匡义晚年时停下战争,全国得以休生养息,也为咸平之治打下了基础.
这便导致一个结果,国家收入猛烈增加.
这几年收入达到一亿多,而且含金量很高,折合缗钱也近一亿缗,大前年赵匡义死,赵恒即位,这要赏赐天下,不过就是那一年,三司收入依然产生大量盈余.
即便去年辽国入侵,国家大肆用兵,仍有盈余.今年很悲催,不过看样子,最少能保平.特别是前年一年,国家盈余达到了三千多万缗.
难怪陈恕不敢将账册给赵恒看.
这还不包括内藏库一年可能会产生的几百万缗钱收益.
但这中间还是要感谢宋九,这些盈余包括钱,各种物资,保管起来就会有损耗,有贪墨,陈恕于是将金银铜钱一起投入到银行司里面,再将一些贵重物品便卖出去,换来现钱,依然放入银行司.不但节约了保管与浪费开支,每年还能获得一笔可观的利息,同时这些钱继续在市场上流通,进一步繁荣了宋朝经济.
接近七年下来,三司盈余几乎达到了一亿一千万缗!
宋九不由赞叹道:"真三司使也."
说得陈恕有些脸红:"宋公,不敢当啊,这一切实际要感谢宋公带来的变化."
"仲言,我只是提议者,若无你的经营,那来这可观的盈余"
宋九带着无比敬重的语气说道.
国家国家,其实就是一个大家,小家开门五件事,柴米油盐醋,缺一样不可,国家同样如此,财政短缺,马上就乱了.并且这是在不苛民的大前提下,完成的超级盈余.
不错,他是打下了一个底子,甚至也要感谢赵匡义打下的底子,实际自巴蜀叛乱平后,三司就开始了盈余.
但没有陈恕,就未必守得住,更不要说扩大这份盈余了.
然而他话音一转:"不过仲言,你要做好思想准备,我马上可能会花很多钱了."
(.)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