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 主动权

  有些按耐不住的萧东明,开口问道:“黄厂长,你们的回收成本如何?”

  黄国同模棱两可的回道:“还可以,可以维持工厂的正常运作,具体数据涉及公司机密,是不对外公布的。”

  “理解理解。”萧东明也明白得很,拥有这种技术,肯定不会轻易向外公布详细数据的。

  而一旁的李基业,则在心里面盘算起来,如何将燧人公司引进到鹏城。

  鹏城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,在这一次次贷危机中,遭到了不少的挑战。

  而随着城市的发展,像鹏城这种大城市,实业竞争力将逐步下降,工资、租金、生存成本、环境污染等,都在进一步摧毁大城市的实业基础。

  进而导致实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,而大城市只能成为资本输出地、技术输出地,形成金融和服务主导的格局,这就是发达城市的产业空心化,各个国家之间,也是这样一个趋势。

  产业空心化,对于一个大城市而言,无疑是一种艰难的选择,因为金融业和服务业太脆弱了,在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情况下,一旦出现经济问题,这种城市会产生可怕的贫富分化。

  李基业倒是没有想太长远,而是目前鹏城的环境污染问题,以及城市不断积压的环卫压力,官方确实有将环卫外包的想法。

  只是陪同的黄国同,却一直没有表现出太热情,就像对待一个普通人一样,一句话都没有提去鹏城之类,态度非常的平淡。

  本来李基业已经多次暗示,想将话题引向鹏城的环卫承包,可是黄国同就如同一个榆木脑袋,愣是把话给聊死。

  迫不得已下,李基业只能自己先开口:“黄厂长,我想和贵公司的林总或者黄总约一个时间,聊一聊鹏城环卫的事情。”

  黄国同假装为难起来:“这个可能有些麻烦,林总前几天去蓉城分公司了,而黄总在做科研项目,一般不管理公司商务的。”

  考察团的另一个人面露不悦:“黄厂长,我们可是非常有诚意,如果可以达成合作,鹏城的市场可不是汕美。”

  “这种大合作,也不是我可以决定的,我只能向上面反映一下。”黄国同敷衍的回道。

  他可不怕鹏城方面,等燧人公司的布局完成,各个城市都会主动上门,因此不需要低声下气。

  吃一个闭门羹的李基业等人,只能返回城区的酒店。

  不过他们也没有放弃,而是找到了城区的蔡海义,希望对方可以从中牵线搭桥,促成燧人公司和鹏城的合作。

  听到这个消息的蔡海义,顿时受宠若惊,毕竟鹏城主动来合作,对于汕美而言,简直是破天荒的事情。

  只是他并没有头脑发热,一冷静下来,顿时又觉得这件事非常棘手。

  因为燧人公司不是一般公司,他们公司总部门口的牌子,前些天过来的特派员,已经给城区打过招呼了,一个处理不好,可能会乌纱帽不保。

  心里面无奈的蔡海义,只能亲自去酒店。

  “欢迎李区来汕美莅临指导,如果招待不周,还请多多包涵。”

  李基业也伸手不打笑脸人,同样寒暄了几分钟,然后才询问起了燧人公司的事情。

  而蔡海义只能尴尬地解释道:“李区,我个人和城区方面,都是非常希望促成这一次合作,只是燧人公司有些……”

  话没有说出来,而是指了指天花板:“您看一下这个就知道了。”说完让助理拿出笔记本,打开一个网站。

  嗯?这个网站……李基业从一开始的不以为意,再看到那个网站的名称,以及其中公开许可目录,才发现自己小瞧了燧人公司。

  原本以为是地头蛇,却没有想到是过江龙。

  目光闪烁不定的李基业,在权衡利弊了片刻后:“多谢蔡区提醒,我们也是正常的合作,只要双方坐下来谈一谈,成与不成都没有关系。”

  “这倒是没问题。”

  经过蔡海义的牵线搭桥,燧人公司同意在一个星期后,进行一次会面。

  赶回去鹏城的李基业等人,也开始准备相关材料,争取拿出合理的条件,吸引燧人公司入驻鹏城。

  而并没有去蓉城的林百杰,同样开始安排这件事。

  目前燧人公司的业务,已经逐步铺开了。

  单单是和信利集团、德昌公司、岭峰纸业的合同,每年就是一笔不小的收益,加上燃气、有机肥、部分回收资源的销售,仅仅汕美本地市场,就可以达到年营业额上亿。

  而蓉城分公司,也开始进入布局和设厂,估今年十月份左右,可以进入初步营运。

  对于鹏城的合作,林百杰和黄修远都非常淡定,从供需关系来看,不是燧人公司需要鹏城,而是鹏城需要燧人公司,这就决定了双方的谈判主动权,被燧人公司拿在手里面。

  虽然都是合作,但是燧人公司可没有卑躬屈膝的想法,能站着把钱赚了,我为什么要跪。

  反正燧人公司的态度非常明确,那就是爱合作就合作,不合作拉倒。

  8月28日。

  双方在时光博客的总部,展开正式的合作谈判。

  林百杰、蒋海霖等人代表燧人公司,而李基业、萧东明等人代表鹏城,双方在七楼的会议室内,开始正式的秘密谈判。

  拿到鹏城开出的条件,林百杰面无表情地翻了翻,便开口问道:

  “承包鹏城的全部环卫业务,每年15亿这个数额我认为没有必要合作。”

  “林总,据我所知,贵公司承包汕美城区的环卫业务,每年才500万;而蓉城的承包合同,也才每年3亿,我认为鹏城给出的条件不错。”鹏城的谈判人员拿出数据来。

  林百杰摇了摇头:“这两个地方只是试点城市,并不能作为推广的最终数字。”

  一旁的蒋海霖补充道:“鹏城的环卫工总数有3.5万人左右,根据我查询到的数据,平均每个月的工资支出在6000万左右,单单是工资支出这一项,每年就达到了7.2亿。”

  停顿了一下,蒋海霖继续打脸:“如果按照我们公司在汕美的标准,环卫工的平均工资要达到3000元,3.5万环卫工一年工资支出10.5亿,请问我们如何盈利?”

  “还有保险、福利的支出,每年不下于5亿;车辆、设备的采购折旧,劳保用品、员工宿舍……”

  面对火力全开的蒋海霖,鹏城一方有些难以招架,按照这个计算方式,每年没有七八十亿,是维持不下去的。

  在这一点上,鹏城也感到无奈,总不能让燧人公司不给环卫工高工资和福利。

  尽管他们心里面非常想这样说,但是这种话绝对不能说出口,不然分分钟引火烧身。
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

点击下载纳米崛起全本TXT合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