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九一章 西北中心

  491章兰州盘道

  强霖是从中山桥进入兰州的。【】这个桥是镇远桥的替代品,镇远桥是明代驻军将领用船建设的浮桥。

  那么“中山桥”必然是西北军命名的了。

  强霖问:“这个桥是中山先生命令修的么?”

  营长说:“我听说是在清末的那个陕甘总督,叫升允的,他主持下,由修建的。

  强霖问西北军营长:“中山先生到过兰州么?”

  这个营长回答:“据我所知,没有来过甘肃。也没有到过西安,先总理最西是到过太原。”

  强霖看到这个营长回答清楚,年龄不大,20岁出头的样子。问到:“少校,你叫什么名字?你的长官是谁?”

  营长立正回答到:“报告强长官,本人吉星文,字绍武,河南人。本部团长是冯治安,旅长张樾亭。”

  强霖说道:“有出息,不在你的叔叔那里当兵。你们旅驻地在哪里?”

  吉营长说:“我们旅驻地是桥北地区,也就是北城。我一会送您到前面就回防,你跟着总部参谋回去就可以了”

  强霖往前望去,在桥门看到了一些人。桥门也就是兰州老城的北面的一个门,靠近黄河了。兰州本城是再黄河南岸,后来延伸到北岸。显然,南城是**城墙体系的老城。

  边走吉营长边说:“但是,先总理说过,兰州最合适做国都,是中国的中心。”

  强霖说:“先总理说的中国就是美国的情况,铁路比美国还长。西北军的基督教,太中国化了。”

  吉星文问:“怎么就中国化了呢?”

  强霖没有回答呢,就到了城门下。出来迎接的是甘肃文官兰州中山大学邓春膏(音:高,丰满富足的意思),工业促进会会长水楠,还有武官吉鸿昌旅的参谋长黄樵松黄道立中校。

  黄中校人高腿长,大步流星地走来。他高声叫道:“强老弟,你这一趟可是辛苦了。冯大帅几次问你的行踪。”

  黄樵松是冯焕章的贴身警卫参谋出身,强霖和他两人在上海就认识了。强霖道:“道立兄,你也离开大帅了?”

  黄樵松说:“是的。我下来后当营长,后来到吉鸿昌吉世五旅这里当参谋长。我现在就驻军兰州城。”

  强霖说:“很好,给我介绍这几位先生。”

  黄樵松说:“这是兰州最高学问的人。邓教务长,还有水会长,都是老资格革命党,不过人家都是留洋的博士,估计是听说财主来了。”

  强霖一一认识这几位学者,邓春膏字泽民,是留美的学者,芝加哥大学教育哲学博士。他说:“强先生亲历险地,我们担心不止啊。你是理财高手,就这么牺牲了,怎么得了啊。”

  水楠是北京工业学校毕业生,自己在兰州做了一间工业学校,也是缺少资金和设备。他说:“强公子啊,兰州的工业什么都没有啊!你的大手笔,能够来兰州,我们真的是万幸啊。”

  强霖说:“你们都是兰州高等学堂出来的吧?看来大清还是为民国培养了很多人才啊。”

  水楠说:“我们都是北洋时期的大学生了。不过中学确实是大清晚期的开明,否则我们只能读八股文。”

  强霖说:“是的。兰州是个内陆城市,你们却是外来的和尚,怎么样,能适应么?”

  水楠说:“还好。家乡人对我们还是信任的。”

  强霖说:“兰州,一定要变成一个开放的都市。死守西北的封闭圈子,那就会让西安彻底地替代了。”

  邓春膏说:“强公子一眼看出问题所在。甘肃落后,不是外人的问题,是本地人太保守了。总是想本地人占优势,迟早还是把进步势力挤走。”

  强霖说:“另起炉灶。老的思路改不了,就重新确立新的思路。我想办一个大学预科,脱离你们甘肃学院,专门培养通识教育的高中和预科人才。”

  水楠说:“这也是一个好办法,能不能和我的工业职业学校合在一起?”

  强霖说:“你的学校,还是专门定位在职业上好了。给高等小学毕业升级初中的学生培养职业能力。我的预科,则是培养初等中学以上人才的基础教育,可以升高中,也可以去高等师范、高等工业专门学校。”

  邓春膏说:“我们一会儿再研究,另起炉灶也好。我也想另起炉灶,但是没有钱啊。”

  强霖说:“现在是没有粮食,你们的学生要离开这里,到内地去上学吧。反正我们的学生也不是很多,就当到外地实习了。”

  邓春膏说:“那样很好。我现在也为学生的粮食问题担心。好在刘主席还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。”

  强霖说:“我们边走边说。如果学生是第一位的,但是农民就会饿死了。粮食就这么多,学生们以后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。生命面前没有什么高等、低等。”

  水楠说:“你的意思让他们出去谋生,把资源留给农民?”

  强霖说:“是的。让他们从小就敢于担当自己的做人,而不是优越感。老师始终要教育学生的这个价值观。”

  几个人顺着城北大街向市里面走,后世这段路,在抗日阶段也改为中山路。

  走到东西方向的主大街,这条街道后世被改为张掖路,实际上是政府大街。但比后世窄,石子铺路,很有古味。

  大家赶到甘肃省的接待处,这里是客人休息的地方。

  强霖留下两人继续聊。黄樵松则带着徐焕然营去西北军驻地,吉星文没有得到答案,已经打马回营。

  秦伯卿始终在陪着强霖,他们两个人就与西北这些知识人谈天说地。

  秦伯卿对邓春膏邓泽民说:“泽民兄,你是晚了两年的留学生,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我这个人?”

  邓春膏,字泽民,他说:“你是日本留学生,我是反对留学日本的。日本人是西方学的,所以我去西方学习。我听人说过你,留日以后参加革命的。”

  秦伯卿说:“你们四姐弟在北京成立书社,还是由很多朋友的。”

  邓春膏说:“是的,有很多朋友提到过你。你与李大钊先生也熟悉,你们是日本留学的师兄弟。这我们知道。”

  水楠则说:“我也是知道你的。我的哥哥水梓也是知道你的。你是很讲义气的朋友,在北京也呆过一段啊。”

  秦伯卿秦正树说:“看来我的人缘还是可以啊。水校长,你的长兄楚琴先生还是在当县长么,他可是甘肃的革命元老?”

  水楠说:“在省城不得欢心,被发送到郊县。本来不想去,但是郊县学子们听到了,却是很高兴,迎接我兄到他们那里当县长。他现在做县长,是新风气。他在那里很开心。”

  邓春膏邓泽民说到:“水梓先生是我们的启蒙学长,还有比水先生更早期的留学生是赵元贞赵正卿,找矿的,对甘肃矿业做个一次考察,还有在北大学物理的王自治,美国学农的张心一张继忠。甘肃留学生不少,虽然比别的省晚些。”

  强霖说:“这都是好的种子,你们在甘肃成气候的是哪个校友会?”

  邓春膏说:“自然是省立一中,但是在省外读书的归省校友会,还是北京大学校友会比较有影响,五四那时候我们同期在北京的甘肃人就有30多个,在北大的7人。学生自治会主席是江西段锡朋,后期的就是甘肃的王自治,北大物理系的学生。”

  强霖问:“你是从北京大学留学欧美的,其他的清华留美的学生呢?”

  邓春膏:“那就是张心一是老字辈了,他是清华的。留学生中有一帮人立志学农,他一直读到农业经济博士。”

  邓春膏说道这里,问强霖:“听说北方让现在的留美学生,都转到当兵的行当去了?”

  强霖说:“是的。毕竟是国家出费用,专业国家也说了算。美国人也很愿意我们的军官由他们培养。”

  水楠说:“是的。我长兄之子,水同天本来是准备今年去学文学的,现在蒋廷黻的军事高中当士官生。”

  强霖说:“剩下一个读书人,也要做掌兵官。那样我们就有希望,其他领域的读书人,在这个读书人的呵护下,就都好培养了。”

  那会怎么样?大家思索,这种事情也就是这个南洋小子想的出来,毫无历史包袱啊!

  [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,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!]

  ...
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

点击下载重生的红小鬼全本TXT合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