庞统侃侃而谈,口若悬河,舌灿莲花。【】
刘辩不动声色,漠然以对,嘴角微挑,似笑非笑。
坐在一旁的刘协却听得目瞪口呆。他没想到庞统和他年岁相近,却如此能言善道,而且观点和他大相径庭,听起来似曾相识,但真正分析起来,却又根本不是一回事。
他好象听过这样的言论,却又非常隐晦,如神龙见首不见尾。
诸葛亮站在一旁,静静的听着庞统高谈阔论。他知道庞统——他的二姊就嫁给庞统的从兄庞山民,他出入庞家多次,知道庞家对这个庞统并不怎么看重,只有庞家的家主庞德公很喜欢这个后辈。平时也没看到庞统如此主动的表现自己,今天有点反常。他不知道是为什么,只是静静的听着,不动声色的感知着周围的一切。
悟命之人的六识比普通人敏感,诸葛亮一旦用心体验,帐内诸人的气息、心跳基本上就被他听得一清二楚。稍一探查,他立刻知道这个大帐里聚集了太多的人才。
&nb[万^书^吧^][].[nsb].[m]sp;庞统是悟命之人,而且命格与众不同,居然是一只两首鸟。诸葛亮不知道这种两个头的鸟是什么鸟,但是他知道有一种九头鸟,名叫九凤,又称为九车、鬼车,是一种凤鸟。庞统是不是这种鸟,他不清楚,但是多一个头,就已经足够让人惊讶了。刘协也是悟命之人,命格为囚牛,这是一种龙。非常人可比。可是刘协让他惊讶的却不是命格,而且境界——刘协看起来也就是十一二岁的样子,却已经破境,真气随时都可以透体化形。诸葛亮自己也是悟命之人,可是他却还连破境的门槛还没看到。两相一比较,顿时让他大受打击。
刘协身后的孙策也是悟命之人。他是猘虎,是一个猛兽,虽然还没有破境,但是他气息深沉,绝不是刚刚悟命的人所能比的。
刘辩背后站着的虎贲郎也是一个悟命之人。他是白鹤。境界比孙策还要更深一些。以诸葛亮目前的境界,他还搞不清楚这个虎贲郎的真正实力。
不过,整个大帐里最让他不安的还是刘辩。
他知道刘辩是龙命,但是他查不出刘辩的境界。
很久之前。还在泰山的时候。他就猜想过刘辩的境界可能是龙渊。龙渊者。境如其名,其广如渊,深不可测。不过他以前只是有这个概念。今天真正面对刘辩的时候,他才真正意识到什么叫龙渊。他感觉不到刘辩的气息波动,却又能感受到那种境界的宽广博大,就像是站在一个密封的屋子里,伸手不见五指,可是你却能感受到面前有一堵山一样高大的墙,有海一样深广的水,让你不敢轻易的迈步,否则随时可能撞上墙,或者失足坠入深渊。
诸葛亮见过不少境界高明的人,但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。
难道这就是真龙的境界?
诸葛亮正在出神,刘辩突然有意无意的瞥了他一眼,笑了一声:“庞统说完了,你可有什么要展示的?”
诸葛亮一惊,看向庞统,正和庞统的目光相对。一闪之间,他看到了庞统鬓角的晶莹汗珠,顿时明白了庞统的窘迫——庞统的口若悬河,源于他的紧张。他也感受到了刘辩的压力。
“小民非荆襄之人,对荆襄的了解有限,何况珠玉在前,小民就不献丑了。”诸葛亮上前一步,微微拱手:“愿借陛下筹策,小民为陛下演示一点筮法。”…
“阵法?”刘辩眉头一挑,对刘协点了点头。刘协随即从袖子里掏出一支金筒,双手递到诸葛亮面前。诸葛亮接过一看,不由得眼前一亮,脱口而出。“金筒紫蓍?!”
刘协很惊讶,眼睛也亮了起来。“你也知道金筒紫蓍?”
诸葛亮一怔,随即知道自己失态了,连忙躬身说道:“小民听说过一些,并没有见过。”
刘协笑了,挥挥袖子。“先借你用用吧,这可是难得的五茎蓍草,灵性过人,可是消耗的元气也多,你注意一下,千万不要勉强。”
诸葛亮感激的看了刘协一眼:“多谢殿下提醒。”
“你知道我是谁?”刘协更加惊讶。他一直坐在帐中,却从来没有开口,穿的也是甲胄,身上并没有显示他身份的徽章之类,刘辩也没有必要向诸葛亮等人介绍他,诸葛亮怎么一口就叫破他的身份?
“当然,殿下命格贵重,与众不同。”
刘协再次看了诸葛亮一眼,又看看刘辩,欲言又止。刘辩笑笑,示意刘协稍安勿躁。他对诸葛亮说道:“你打算怎么演示?”
“请陛下在心中默想一个数字,无须告诉小民,小民算出来,陛下自然知道对错。”
刘辩觉得有趣。诸葛亮这样子有点像魔术师,难道他会读心术?他对筮法并不陌生,刘协手中的金筒紫蓍是荀彧送的,而荀彧和他一路从玄冥海归来,路上经常谈起筮法。不过,他对八卦有另外的想法,对这种卜筮之法并不太在意。
不过,这不妨碍他用来试试诸葛亮的境界。
“好。”他默想了一个数字,然后对诸葛亮点了点头。
诸葛亮收起了笑容,垂帘闭目,屏气宁神片刻,摆开起手中的蓍草。他的动作很熟练,手法也很快,普通人可能根本看不出他是如何做到的。片刻之后,蓍草在刘辩面前的案上摆出了一个图案。诸葛亮抬起袖子,抹了抹额头的微汗,沉声道:“陛下心中这个数字好大,小民险些力有不逮。”
刘辩吃了一惊,他想的数字的确不小,是他穿越前的那个日期和时间,有十二位数。
“是么?”他提起了精神,盯着诸葛亮的眼睛:“究竟是多少?”
诸葛亮想了想,嘴唇微张,刚准备说,又摇了摇头:“不对,这不是一个数字,这应该是四个数字。”他重新摆弄了一下,这才抬起头,打量着刘辩:“陛下,是这四个数字么?”
刘辩眼神微缩,没有说话。过了半晌,他点了点头。“你……怎么算到的?”
诸葛亮笑笑:“小民不是算出来的,是感应出来的。”
“感应?”
诸葛亮挠了挠头,片刻间露出几分少年的稚嫩。“陛下气息如渊,一举一动,一思一念,皆会对天地元气产生波动。蓍草自然也不例外,只是握于手中,不能自如。小民感应到蓍草的反应,将它们感应到的元气变动释放出来,自然就可以知道陛下所思所想。不过,陛下这个数字似一而实四,又实在太多了些,所以……”他吐出舌头,舔了舔嘴唇,脸色微红。“小民险些元气不继,前功尽弃。”
刘辩明白了。所谓的推算其实是唬人的,只是凭借着过人的敏锐感应,将蓍草最自然的状态摆出来而已。看来这金筒紫蓍才是关键,难怪荀彧把家传的金筒紫蓍当个宝,九茎的舍不得送给刘协,只给了个五茎的。当然了,刘协境界不够,就算将九茎的给他,他也耍不起来。
“你是琅琊人,为什么要到襄阳来?”
“先贤指点,襄阳人杰地灵,民户殷实。地理方便,可仕可隐,是隐居修行的佳处,仅次于南山和嵩高山。”
刘辩明白了。他听懂了诸葛亮的意思。这里和关中的南山、洛阳的嵩高山一样,既适合隐居,又离尘世不远,既不会受到干扰,又不至于真正的脱离世事,进退自如。历史上,诸葛亮的确就是这么做的,所以他才能在隆中对策,为刘备指点江山。
“《风后书》修到哪一步了?”
诸葛亮暗自叹了一口气,心道果然还是逃不掉。他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:“刚修到示气。”
“这么说,离实用还有一段距离啊。”刘辩笑了笑,打量了诸葛亮两眼。“不过,以你这个年龄能修到示气,也算是难能可贵。你是想留在朕的身边,还是愿意做陈留王的伴读?”
诸葛亮一怔,不由自主的打量了刘协一眼。刘协正眼光热烈的看着他。诸葛亮却有些犹豫。他不知道刘辩这是什么意思。他听蒯祺说过,刘辩有了自己的子嗣,刘协已经没有继承帝位的机会了。可是,刘辩又将刘协带在身边,这显然不是准备冷置刘协的意思。难道他还想培养刘协,预防万一?
诸葛亮非常想用手里的金筒紫蓍再算一算,可是他又不敢。他迟疑了片刻,躬身道:“唯陛下所命。”
刘辩无声一笑。“你和陈留王同岁,就与他做个伴吧。庞统,你到朕的身边做个郎官,如何?”
庞统大喜,带着几分得意的瞟了诸葛亮一眼,上前行礼。“多谢陛下,小民愿为陛下效劳。”
诸葛亮无动于衷,甚至有些暗自发笑。庞统虽然年龄比他大,可是这城府却不怎么够,聪明外露,急于求成,反倒落了下成。再想想他的命格,恐怕他的结局不太妙啊。一个沉不住气的人,又怎么能成为真正的社稷之臣呢。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