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 可能的危机

  话说孙权从城外大营归来之后,便将黄盖喊道了近前,然后摆下了一桌酒宴。

  几杯酒下肚之后,孙权就感觉自己轻飘飘的了。于是乎,孙权就大着舌头对黄盖推心置腹的说话。

  黄老头啊。你可是跟着我爹打江山的老人,按理来说我得喊你一声叔叔哇!

  黄盖一听,‘主公说的这是醉话吧!’黄盖赶紧起身,单膝跪地,“属下不敢当!”

  然而,孙权一把把黄盖拉起来之后,又说道:有啥不敢当啊。咱们老祖宗两千多年的文化,讲究的不就是个礼义廉耻么。

  黄盖一听,顿时就知道孙权绝对喝多了,两千多年,你造么?

  不过,孙权还是继续晕晕乎乎的说,黄老头,今天咱们去校场。没让你当个领兵校尉,你是不是觉得有些亏了啊?

  黄盖听了,说不出话来了。这时怎么让人回答啊。亏了不亏了的先不说,就算是亏了也不能说亏了啊。

  孙权又接着说,黄老头,你和程老头、祖老头、韩老头,你们四人我还没出生你们就跟着我爹打天下。入了伍的人,也没有不想当领兵的将军的。所以我觉得,今天没让你当那三个校尉,你心里肯定有怨气。

  不过,你也别有怨气。那掌兵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校尉而已。如果有天曹操打过来了,我说黄盖你领着锐金营和巨木营去跟曹操干一仗。你说你是想做锐金营的校尉还是想做领着两个营的将军?

  黄盖听到这里,终于明白了孙权的意思了,感情这是来安慰我、不让我吃醋的啊。

  就在黄盖起身准备便是感谢地时候,孙权又说,老黄啊,这事韩当他们三个不在,抽空你替我解释解释。你们都是跟着我爹的老人了,虽然现在是我当家做主,可我也不能让你们吃了亏啊。

  最终,黄盖心满意足的走了,孙权也酒足饭饱的准备回去睡觉。可孙权的脚刚刚踏进后院的院门,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,家里的那帮子姑娘们不会还没走吧!

  古人有句话讲的好,惹不起咱们还躲不起么。还有一句,是叫做三十六计走为上策。

  于是乎,孙权一个潇洒的转身便走出了侯府。可是,孙权在街上溜达溜达的,也没处可去。反倒是惹得大街上的百姓们一个劲的对自己行礼。

  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去串串门啊。可整个吴郡城里,除了自己似乎全被自己指使的团团转,哪有闲人啊。

  转悠了几圈,孙权也就无所事事的又回到了侯府。这一次孙权就没那么幸运了,一下子就被吴夫人抓住了手腕,拽着就进了后院。

  儿啊,娘知道你现在的心思。可古人云,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你看,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啊……虽然说,我们孙家是整个江东最大那家,可老娘我找来这么多大户小姐也是拉下了脸皮,你可倒好,一句话就把整座城里的大户人家都得罪了。以后,老娘的脸皮没关系,可你就不一样了……

  叽叽叨叨……叽叽叨叨……吴夫人这一唠叨,就是将近一个时辰,听的孙权都昏昏欲睡了。

  吴夫人一看孙权心不在焉的样子,也就叹了口气放过了孙权。孙权一听自己终于可以走了,噌的一下就跳了起来。

  可孙权在临出门的时候,恰好听到了一句话,而那句话是吴夫人对着在后堂的大乔说的,吴夫人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。

  儿媳妇啊,明天你出去买点好看的布料什么的,咱们今天把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涮了一遭,咱们得去赔不是啊!

  孙权的脚临着迈出房门的时候恰好听见,脚落下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就冒出了一个词,氏族!

  一瞬间,孙权的思维就跳到了几十年后出现的那个帝国上了。

  晋朝!

  可以这样说,司马家建立的晋朝。就是完全依靠着氏族的力量建立起来。而这个事就得需要从曹操说起来了。

  曹操这个人,疑心病很重。可曹操也有个很大的好处,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。而且,曹操的势力之所以发展的这么快,也跟曹操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关。

  东汉想做官,得先有了孝廉的职称后才行。这就是说,要做官,你得先有德。而曹操不这样,你只要有才就行,有德没德的,不重要。

  有德?怎么才算有德?有德以来最大的提现便是读圣人书。这个书,在那个时候可不是寻常百姓能读的起的。有钱人你也不一定能有书看。而能看书的那些人,都是官宦世家。所以说,东汉的官位几乎都是儿子继承爹的,爹继承爷爷的。

  偶尔有个泥鳅跳进了锦鲤池里,那也是跟中了千万彩票一样稀少。

  所以,在曹操的麾下,就有很有氏族看不起的百姓跟他们是同僚。而这,也是曹操打压氏族的一种手段。总不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吧。

  可是,到了司马掌权之后,司马家为了快速的整顿自己的势力,王侯将相真的有了种。所有的寒门子弟被打压,氏族阶层一下子几乎掌控了整个帝国。

  再举个例子。袁绍。

  袁绍家,四世三公啊。有了这个名头,袁绍才在创业初期,一下子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。而这些帮助袁绍的人是什么人?大部分都是四世三公的门生子弟。

  咱们老师家的大儿子现在干什么了,咱们跟着他干,既能还了老师的恩情,还能给咱们谋点福利。多好啊。

  如果,官渡之战胜利的不是曹操而是袁绍,恐怕东晋时期的氏族黑暗就要提前上演了。

  咱们继续说这个氏族。现在论事都是看利弊双面的。氏族,他们掌控着土地、知识。可以说得到了氏族的支持,无论干什么事都是事半功倍。

  可是氏族也不是笨蛋。

  自古以来,每一个家庭有了权有了钱之后,就想让自己的家族长盛不衰。所以,他们在挑选出支持者后,就让这个被支持者坐上皇帝。然后借助皇帝给的权利,发展、壮大自己的家族。可一旦发生了什么事,无论是外敌入侵也好还是内部起义也罢,头疼交给皇帝,自己关起大门来继续给自己谋福利,而且还不能让自己的家族受到大的波及。

  就算是闹到最后,咱们顶多再支持一个能当皇帝的人选推翻之前的皇帝就是了。反正咱们家只要不是被摆在最高处的那个家,咱们就能在缝隙中生存、扩大、长胜!

  而这个现象,在隋末唐初时,最明显了。各大世家将自己的后辈子弟分派出去,几乎每一个造反的势力里都有咱们的人。无论谁胜利了,咱们都是从龙有功,都能让咱们继续汲取华夏大地的营养。

  孙权在前世的时候,最喜欢看的就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历史评论。虽然这些评论有的是胡编乱造,有的是无理反缠。可孙权还是深刻的理解了氏族对中华大地的影响。

  所以,当孙权听到吴夫人说去给人家赔礼道歉的时候,脸色刷的一下就变了。

  曹操、刘备,这些人不过是想争霸而已,自己与他们斗,大不了英雄一场。可这些氏族,他们都是寄居在骨髓里的害虫,吃人不吐骨头!

  打压,是肯定要打压的,可打压也是要有打压的方法,而且还有有个度!

  可对于这一点,孙权只有想法,却没有一点办法。

  孙权前世虽不能说一介屌丝,可也差不多。别说整理毒瘤般的世家了,如果孙权没有孙坚、孙策攒下的家当,恐怕早就饿死了!

  于是乎,孙权就想找人商量。可是仔细想想,找谁合适?目前来说,自己这边有这个头脑的只有张昭、张纮、周瑜,这几个人。可张昭、张纮也是世家出身吧。

  难道说,孙权跑去找张昭,跟人家一本正经的坐下来,说,你给我想个办法,怎么遏制住你们家的发展。

  我了个曹,恐怕张昭立马就会蹦起来集合城里的势力,将孙权一家子赶尽杀绝了。

  当孙权想到这里的时候,忽然想起了之前自己看过的一篇文章。那文章主要是针对孙策曾经的一句话。

  孙策临死前,将偌大的江东交给了孙权。然后孙策对孙权说:“内事不决问张昭,外事不决问周瑜。”

  就仅仅是这句话,引起了很多人的猜疑。而当时那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就是“内事决不问张昭,外事决不问周瑜。”

  这件事,引用的证据就是张昭。吴国成立,张昭作为顾命大臣,又是孙权的老师,可吴国的丞相之位与张昭毫无缘分。而周瑜,死的早,咱们就不多说了。

  不过,有件事还是得提一下的。在孙权掌权之后,周瑜就被孙权安排到了身边,一直到赤壁之战,周瑜才有机会领兵外出作战。而赤壁后不久,周瑜就死了。

  《三国演义》说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。可看看史书,诸葛亮和周瑜根本没有见过面,周瑜也不是这么小气量的人,人家是病死的。而且赤壁之战还都是假的。

  不过,周瑜是怎么死的,就不得而知了。极有可能也是被孙权弄死的呢。

  不过,想到这里之后,孙权呼的一下子就想过来。

  ‘张昭、周瑜这俩人一文一武,一个能引导整个江东的氏族走向,一个身负江东兵马威望。万一……他们反了自己……’

  这时,孙权似乎知道了孙策为什么没有把江东交给自己的儿子了。
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

点击下载东吴崛起全本TXT合集